要闻目录:
1.国务院:支持开展绿色低碳国际领域合作、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
2.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3.欧盟:提出《欧盟气候法》修正案,设定2040年气候目标
4.上海市商务委等十部门:支持第三方碳服务机构与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推广碳管理试点示范应用
5.上海市宝山区市监局: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试点工作
6.江苏省工信厅:印发《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
7.无锡市人民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电池、光伏、钢铁、输配电装备等行业率先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
8.无锡市人民政府:鼓励国有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碳足迹等领域开展数据应用示范
9.银川市:将碳足迹要求融入多领域政策
10.联想:获碳中和核查声明
11.日铭电脑:获碳中和核查声明
12.欧普照明: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13.坤彩科技: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01国家动态
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
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试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通知》旨在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其中,《通知》附件“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任务表”中的试点措施包括:
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支持开展绿色低碳国际领域合作、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
开展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认证,进行认证产品溯源,建立认证产品溯源机制。
鼓励环境产品和服务进出口,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研究推广绿色债券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指数,推动开展环境产品和服务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李乐成强调,行业企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锚定正确方向,致力技术创新,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光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努力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技术引领者和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参与者。行业协会要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合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欧盟:提出《欧盟气候法》修正案,设置2040年气候目标
7月2日,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气候法》修正案,根据欧盟委员会2024-2029年政治指南的要求,设定了2040年欧盟气候目标,即温室气体(GHG)净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90%。该气候目标的提案现在将提交给欧洲议会和理事会,以便在普通立法程序下进行讨论和通过。欧盟委员会还建议引入碳信用额度等机制,以缓解欧洲在实现减排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压力。
02地方动态
上海市商务委等十部门:支持第三方碳服务机构与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推广碳管理试点示范应用
6月27日,上海市商务委、上海海关、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等十部门印发《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加大绿色贸易支持和服务。用好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标准规则、核查认证、数据库、绿色金融、绿色低碳技术等各类资源,为链主企业及上下游供应商提供碳核算、碳认证、碳培训、碳金融等综合服务。支持第三方碳服务机构与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推广碳管理试点示范应用,助力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政策。
上海市宝山区市监局: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试点工作
7月2日,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一地两区”建设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措施》提出,指导企业开展绿色低碳领域重点试点项目,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试点工作。争取绿色低碳标准创新基地落户宝山,鼓励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化研究。
江苏省工信厅:印发《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
6月27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育50家以上省级层面零碳(近零碳)工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经验和模式。《方案》还指出,对获评零碳(近零碳)工厂的企业持续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省、市工信部门加强动态管理,每年组织对部分企业碳减排、碳抵消、碳管理情况的抽查,对不符合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条件的企业,及时通知整改。《方案》附件包含《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指南(试行)》,《建设指南》提出:
工厂应采用ISO 14064-1、GB/T 32150、GB/T 32151等相关标准,参照相关要求,识别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和排放源,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核算结果应获得第三方核查报告。鼓励工厂采用ISO 14064-1或其他标准对温室气体源中类别3进行核算和报告。
工厂应采用ISO 14067、PAS 2050、GB/T 24067等国内外主流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和核查,鼓励工厂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的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无锡市人民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电池、光伏、钢铁、输配电装备等行业率先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
7月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电池、光伏、钢铁、输配电装备等行业率先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支持企业探索开展风电装备、纺织品、绿色建材等特色产品碳标识认证。
鼓励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参与碳标识认证工作,引导其在产品或包装物、广告等位置标注和使用碳标识。
鼓励企业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实际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探索建立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生产和流通中的薄弱环节,根据碳足迹核算结果开展工艺流程改造、强化节能降碳管理,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加大碳足迹与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等政策的衔接和采信应用。
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碳足迹标识产品,结合碳普惠体系建设,建立低碳产品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无锡市人民政府:鼓励国有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碳足迹等领域开展数据应用示范
7月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无锡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深化无锡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等行动制定。《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国有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碳足迹等领域开展数据应用示范。
银川市:将碳足迹要求融入多领域政策
近日,中共银川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银川市开展碳足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聚焦光伏材料、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全面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同步推动碳足迹管理制度、评价通则及标识认证管理制度落地,拓展碳标识应用场景。组织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开展重点行业特色产品核算,鼓励企业自主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在水泥行业开展碳标识认证试点,逐步推广至特色产业。将碳足迹要求融入多领域政策,形成合力;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以核算结果为采信依据。以枸杞、葡萄酒等特色消费品为突破口,推动碳标识在商场、电商展示应用,设立绿色专区;鼓励企业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带动上下游协同减碳。
03行业动态
联想:获碳中和核查声明
近日,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四款笔记本获权威认证机构钛和认证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与产品碳中和核查声明。
日铭电脑:获碳中和核查声明
近日,日铭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获权威认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产品碳中和核查声明。
欧普照明: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近日,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在碳衡科技的帮助下完成了覆盖范围一、范围二及部分范围三的温室气体盘查,组织边界包括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总部)及其下属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欧普(中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并获得了权威第三方机构SGS颁发的温室气体核查声明。
坤彩科技: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坤彩科技核心产品珠光颜料获得获权威认证机构SGS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祥云股份: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